在低声压试听时,人耳已经很难听到非常低的频率,并且在较小程度上,高频也一样。当我们提高电平,频率上的 差异就显得平坦起来。我们可以说人耳的频率响应在高电平比低电平更“平坦”。比如,一个60dB的正弦波在 50Hz上感觉到的会比在1000Hz上相同声压级的正弦波低10dB。然而,一个100dB的正弦波在5 0Hz上感觉到的仅仅比在1000Hz上相同声压级的正弦波低大约10dB。
这种人耳对不同频率的灵敏度差异及通过改变听音电平而产生的“频率响应”(实际上,这种等响曲线就像倒置的 人耳的频率响应)变化的声学现象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先由科研人员弗莱彻和芒森完全量化的。因此,尽管目 前使用的版本更新及更精确,比如罗伯森和达德森(如下所示)的或者ISO标准组织的版本,但这类曲线一般还 是被称为弗莱彻-芒森等响曲线。
基于等响曲线的分别相对应于低、中和高的听音电平的A、B和C频率计权可用来更好地关联话筒电平读数与人类 感知。

© 版权所有 Doctor ProAudio 保留所有权利 有条件使用